新闻资讯

News

走进连州(人文景观篇)之:连州中山南路的百年辉煌

古城连州,湟川河畔,由南门头进,再往右下,便是百年的商埠古街中山南路。古街上,斑驳的骑搂、宽阔的走廊、林立的店铺,都在向你诉说着昔日的辉煌和岁月的沧桑……


古街足有近2公里长,宽约6—7米,两边林立的是极具岭南建筑特色的骑楼。据《连县志》记载,中山南路改建于民国20年(1931年),据说命名为“中山南路”缘于纪念孙中山先生,时孙中山先生逝世5周年,为纪念他,全国各地都把主要街道命名为“中山路”,中山南路亦由此而名。


上世纪三十年代初,尤其是抗日战争爆发后,民国广东省政府多次搬迁连州,许多广州、南海、番禺、顺德籍的商人也随之来连州经商。南门头外是湟川,水路运输极为方便,他们就在南门头一带建房开业,所建的楼房均为骑楼式建筑,多为二至三层,二层以上向街道延伸2至3米,立柱之撑,空一走廊,上楼下廊,楼上住人、堆放货物,一楼做商铺,与当时广州中山路、上下九路的骑楼极为相似。商人越来越多,开的商铺货物转运站、海味店、山货店、小商品店等等,足有几十家之多。随之,商人会馆、饭馆、旅馆、当铺、赌馆等陆续出现,“趣缘酒家”、“孔怡记”(布匹百货店)、“利盛祥”(杂货店)、“天和堂”(药铺)、“十四堂”(盐业)等“老字号”店铺至今仍让人记忆犹新, 渐渐地,中山南路便成了当时连州最为繁荣的商埠街!


在交通不畅的年代,连州因水路顺畅,成为粤、湘、桂三地周边地区商品的转运处,商贸盛极,商贾从广州一带经水路运来食盐、海味、煤油、布匹、陶瓷、京果、陶瓷等,由挑夫肩挑至湘、桂周边各地,湘、桂的茶油、桐油、药材、花生、等土特产亦由挑夫肩挑至连州,经湟川运至广州等地,据老人们说,中山南路当时主要经营京果、海味、粮油,极具繁华。


建国后,粤汉铁路建成通车,湘、桂周边的货物大多不再经连州由水路运转,连州的商业受到一定的影响,中山南路的一些从事货物转运的店铺陆续停业,而日用小商品、广货批发零售业依然繁荣,一些祖传老店,如诊所、药铺、刻章店、小饭馆等仍生意兴隆。六、七十年代始,这里陆续有了岭南酒家、人民电影院、百货公司、中山公园、工人文化宫、港口商店,牙科诊所、钟表修理店、理发店、单车修理店等一间又一间在这条古街上出现,此时的中山南路人来人往,过往商客、粤湘挑夫、本地游客、熙熙攘攘,热闹非凡,成为连州传统文化的一个经典符号。


八十年代末,107国道经连州城南全线通车,南门头外靠浮桥行人、水运载货、载人的交通状况退出了历史舞台,中山南路的行人日渐变少;九十年代初,慧光路修成,这里的部分居民陆续搬迁;九十年代末,南门头口友谊大桥竣工,中山南路的行人更少了,这条繁华了近80年的商埠古街渐渐成了被遗忘的角落。


如今,漫步中山南路,这条百年的商埠古街显得寂寥静谧,街上行人寥寥,斑驳的骑楼静静地躺在街道两边,或破旧不堪,或坍塌损坏,或多年不用,仿佛向你诉说着岁月的沧桑。人民电影院拆了,岭南酒家拆了,中山公园变小了,百货公司、港口商店、工人文化宫没有了,成行成市的小商店搬走了,曾经热闹非凡的趣缘酒家也变成了幼儿园,仅存的几家牙科诊所、杂货店、刻章店、理发店、钟表修理店在惨淡经营着。我走进一家老字号刻章店,只见店内略显凌乱,摆放在门前印章箱的印章布满尘灰。店主郑汉荣老人告诉我,他们家祖传四代都从事雕刻业,在连州大有名气,被誉为“金石名家”,如今来刻章的人不多,生意难做了,而老人仍天天守着他的店铺,为的是带着一份美好的回忆,去铭记那一段段辉煌的岁月。说起这些,我发现老人的眼神里含着许许酸楚和无奈……


如今,走进中山南路,端详一幢幢斑驳的骑楼,漫步宽阔的骑楼走廊,看着走廊上喝茶聊天、打牌娱乐的老人和古街上寂寞的行人,“昔日繁华今何在?”忆古抚今,今非昔比,不禁令人感概唏嘘!


“雕栏玉砌应犹在,只是朱颜改。”街仍是老街,极具特色的骑楼犹在,缺少的是人气,缺少的是保护。令人欣慰的是,连州已做好中山南路的保护和开发规划,恢复中山南路原来风貌,把中山南路打造成旅游文化一条街。
连州中山南路,这条百年商埠古街,何日重现辉煌?我们拭目以待!

原百货大楼门前的理发档


这个雕刻店做了四代人


雕刻店主人郑汉荣老人诉说昔日辉煌


昔日打铁铺今犹在


昔日的伙铺已成杂货店


缝缝补补几十年


这位婆婆说:“我在这条街生活了60多年,以前很热闹的。”


寂寥的骑楼走廊


骑楼

南门头外的浮桥当年是一条重要的交通要道

南门头外湟川河上的竹排

湟川河上竹排游
中山南路连着城隍街

骑楼

曾经热闹的店铺今已大门紧锁

| 发布时间:2015.07.28